9月20日,深圳市創明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創明新能源)“化學造物·師法自然”創明電池20周年暨新品發布會,于四川綿陽召開。發布會上創明新能源“竹藤電池計劃”全面啟動,46系列大圓柱準固態電池、32140大圓柱鈉離子竹藤電池,以及全球首發一體集成的竹藤電池CTP1.0(46120竹藤儲能電池、32140竹藤鈉離子小動力電池、46215竹藤儲能電池),多款新品全球首發,新能啟程。
發布會上,業內專家濟濟一堂,圍繞“下一代先進智造——AI時代的跨界融合之道”的主題,進行了深度對話與探討,西門子(中國)研究院、首席科學家傅玲,吉陽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中科院研究員陽如坤,四川賽鷗科技有限公司CEO孔祥棟,深圳市曼恩斯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唐雪姣,長虹·奧庫科技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李昱兵——五位嘉賓在創明副總裁謝冬生與創明電池CTO 趙悠曼的主持下坐而論道,圍繞數字孿生、智能制造、跨界融合、創新生產等多元角度進行圓桌對話,坦誠交流智慧分享,共同為即將來到的智能化大時代儲能電池的發展賦能助力。
西門子(中國)研究院、首席科學家傅玲提出數字孿生在電池生產上的應用:“數字孿生,是我們企業在價值鏈上產生的所有的數據模型和知識的集合,它可以幫助我們解決有關決策的問題。它可以在不同的設計方案下,幫助我們找到一個最優解,如果我們有豐富的生產流程數據,工藝數據,結合我們的質量模型,就可以對電池質量去進行非常精確的分析,這些都是數字孿生在電池制造業當中的一些典型應用。大而言之,不同的部門,不同的學科,甚至是不同的企業,都可以在工業元宇宙當中,以數字孿生作為基礎,去進行更加深度的交流和協作,共同去解決產業上的問題!
吉陽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中科院研究員陽如坤則關注了智能制造:“我認為做智能制造的核心任務,就是用技術來解決電池制造過程的問題,提升電池制造的這個質量,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底層數據。我們必須要去定義電池的底層數據,因為它關系到電池的安全性,關系到電池的質量,影響整個生產過程的一致性,建立完整的底層數據——因為它能夠解決我們整個電池制造質量,所以它才是智能制造的關鍵!
四川賽鷗科技有限公司CEO孔祥棟則對AI技術在產業的應用充滿信心:“目前在電池制造階段的智能化,正在疊加的一個革命就是人工智能革命,因為傳統的方法可能無法再進一步提升產品質量以及控制成本,我們需要把維度上升到另外一個層次,用AI的手段來進行解決,無論是產線大數據,還是AI的產業應用,都會對質量的控制以及成本的控制有所助力,真正做到為生產降本增效。在這個時代,AI對于行業的發展是大有所為,是真正的趨勢!
深圳市曼恩斯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唐雪姣關注智能閉環管理:“如今的產業需要可量化的一切,因為我們希望用數據用這個工具來管理企業。所以在智能時代,我們需要開發算法,并且不斷升級,除本體以外,加上算法的迭代,才能實現幾個維度的控制,真正實現閉環——真正的生產管理端能實現閉環的管理,無論是質量方面的閉環管理,還是物料控制端的閉環管理,以及后期品質追溯的閉環管理,來實現整個全流程的品質追求和能量預測,真正做到降本增效!
長虹·奧庫科技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李昱兵則注重應用方面:“從電池與電池的應用本身,我們可以把它分成4層,第一層就是基于電池本身制造材料,把它做到最好,就可以做到差異化;第二層就是控制,基于電池參數和應用者參數之間的結合,讓它的充放電的次數可能更多更大;第三層就是AI的力度,利用人工智能的手段把我們電池最大的性能和未來應用的性能結合在一起;而最后一層是應用,也就是產品的呈現方式,這四層都需要匹配——其實就相當于一個好的東西,到了一個能力一般的人手里,無法發揮最大的效用一樣。我們需要給最終用戶帶來真正的價值,才是真正的好產品!
創明新能源一直將客戶的需求放在首位,致力于為全球各地的人們,提供安全普惠的能源科技解決方案,通過安全、可靠的能源科技,推動更加清潔和智能的未來。此次竹藤計劃的全面啟動,預示著從厚積薄發到國內高容量圓柱鋰電池技術引領者,創明新能源憑借創新制造工藝,確保極致品質,持續開發領先的高能量電池產品,讓能源應用更高效,更智慧。
文章來源:《東方財經》雜志官方賬號